近年社會上有一個新興的形容詞叫「隱形貧窮」。根據報章報導,在中國,「隱形貧困人口」這個詞亦正橫空出現,令人想起多年前也曾引起熱議的「月光族」。它們二者之間共同之處:都沒有瞻養父母的後顧之憂、都特別注重個人感受、不委屈自己。然而,網民對於“窮”的認識又有了新的領悟,並將一部分看起來每天有吃有喝但實際上非常窮稱為隱形貧困人口。
隨著發展中地區社會經濟水準提高,消費趨向全球化,超前消費更為普遍,這些地區的年輕人也更加焦慮、更需要用消費來調節情緒,這稱之為「隱形貧困人口」,中國跟香港很明顯也屬於這地區的帶領者。這是全球化帶來的“副產品”。超前消費,一直是美國人的生活方式。44%的美國人表示,拿不出這400美元。在這部分人中:45%的人表示將使用信用卡支付,但不得不逾期還款;27%的人表示完全無法承擔這筆錢;15%的人只能向親朋好友借錢。在美國,看病、買房子要貸款,甚至有些人買套餐具也要貸款。
轉眼間,「隱形貧窮」成了中國人們津津樂道的自嘲時尚,不多追問「不存錢遇事怎麼辦」,不多討論「超水準消費應不應該」,十足的窮奈我何?筆者自小也就聽了不少先洗未來錢、洗腳唔抹腳這些貼切形容詞。但時代環境不同,以前年代,只要肯捱肯努力,養活一家總是有。
套句中國「隱形貧困人口」常說的話:「我窮,但我很開心,因為我沒有辦法!這是一個行為更瘋狂、規模更龐大的「一人吃飽全家不餓」的群體。然而,中國社會對他 (她) 們卻意外地理解和包容。
「拔草」的意思就是把這種心癢癢的感覺和購買慾給「拔」掉了,亦即取消購買的計劃。畢竟,能真心說出口的「窮」,總比粉飾社交網路、不富卻愛「炫富」要誠懇的多。況且,坦然面對「隱形貧困」不失為一種豁達的金錢觀。值得注意的是,中國「隱形貧困人口」的出現,事實上並不悖離世界潮流,其得以成形的前提是:一個富起來的社會。
如今,衝動消費開始初現由財富、奢華轉向健康、精緻的端倪。只不過,消費主義永遠「陰魂不散」。當然,人性態度行為各有不同,但日光之下並無新事…'Money, Sex, Power' 總是千古以來讓人迷失的幾個根源。能明白人生的真正意義才是王道,每個人走到最後,又只是…返回根源!